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学 >> 正文

2025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新生暑期培养指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6-30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学院简介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是河北经贸大学的特色优势学院,是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与河北经贸大学“部校共建”学院。学院立足河北、依托京津,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签订协同共建合作协议,按照全媒化、复合性、应用型人才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行业创新发展,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卓越新闻与文化传播人才。

学院办学源远流长。1993年2月开设公共关系、文秘等专业,2000年9月成立新闻传播系,2002年6月组建人文学院,2017年9月更名为文化与传播学院,2024年2月学院更名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进入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序列,迈入新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2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3人。教师队伍中优秀人才层出不穷,包括河北省教学名师2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以及1个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教学科研实力强。学院共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有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河北省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京津冀”传统文化研究所两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51项,出版著作60余部,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240余篇,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

二、学位点简介

本学位点于2022年获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设新闻实务和传播实务两个方向。本专业重在新闻采编、传播策划、媒介经营及全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领域的研究,密切关注数智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前沿问题,并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舆情监测、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形成了学科交叉、实践导向、特色引领的融合发展新局面。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新闻传播学模拟传媒集团教学实验平台”、融媒体新闻制作流程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融合新闻学”等国家级项目,新闻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河北省应用示范性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2位导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51项,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0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与长城新媒体集团、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共建实习基地,打造“课堂—实验室—媒体”协同生态,训练学生多项技能,提升专业素养,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技术应用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为传媒产业创新变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暑期学习任务规划

(1)文献阅读清单

①《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作者:埃弗雷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

②《理解大众文化》;作者: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

③《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作者:古斯塔夫·勒庞;中央编译出版社。

④《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作者:盖伊·塔克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⑤《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中信出版社。

⑥《新闻理论十讲(修订版)》;作者: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作者:陈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⑧《社会研究方法(第十四版)》;作者:艾尔·巴比;清华大学出版社

(2)线上资源推荐

B站自行搜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口述史)、人类学等专业讲座。

四、跨专业新生先修要求

1.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导论》,彭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段兰霏、冯春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3.视频新闻制作:《电视新闻摄像》,胡立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4.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姜巧玲、陈晨,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秦老师87655553,范老师 8765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