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学 >> 通知公告 >> 正文

“好记者讲好故事”高校行巡讲活动 | 心得体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12-05 [来源]: [浏览次数]:

22级研究生| 李佳佳

在好记者讲好故事讲座中,共有11位记者进行演讲。他们当中既有从业多年的“老兵”,也有刚刚踏入新闻行业的“新兵”,大家怀抱新闻职业的理想,用平和平静的方式讲述故事。在演讲时,只有一人一台一话筒,大家完全脱稿,直奔主题,用心讲述。座谈时,大家回答学生问题时直抒胸臆,聊采访偶遇中的感动,说追寻新闻理想的艰辛。

通过聆听观看记者的故事,感受到他们的新闻热情,看到河北记者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也感动于记者不怕艰苦,一次次突破阻力,探究新闻事件的真相,明白了什么是新闻人的坚守和责任,也让我反思当初选择新闻的初衷,有了继续往下走的信念。


22级研究生| 张晋

通过这次“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使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着更贴切的认识,好故事不仅仅在一次次报道中,更走进了人们的心中。让我认识到,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必须具备极高的新闻素养,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且要不怕吃苦、扎根基层、信念坚定,才能做出成绩。

新闻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生活实践中找到新闻。而且通过记者们的演讲,我觉得干记者这一行,最重要的是新闻素养和职业操守,并且你需要去热爱这一行,才能用心去挖掘出你最想要的新闻。

这世上写故事的人千千万万,作家、导演甚至是艺术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不同的故事。有的故事通过文字来记录,有的故事通过影像来述说,有的故事通过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来呈现。那么,记者这类故事讲述者,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想,这应该从新闻本质的特征上寻找答案,那就是一一真实性。不同于作家的文字、艺术家的画笔,记者通过真实的事实来讲述这个时代中你我的故事。


22级研究生| 王雪晴

“好记者讲好故事”中,十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故事,回答了新的时代环境下记者应该何去何从的问题,回答了应该如何坚守新闻理想的问题,为即将踏入新闻行业的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个好记者,总是想着离现场近一些,再近一些,“人民的关注在哪里,我们的舆论阵地就在哪里”;一个好记者,总是心系人民,扎根土地,“只有俯下身、沉下心,才能记录一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一个好记者,总是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是媒体人的职责使命,也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初心”。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理应具有大格局。借用百年前理学家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也可以看作是当代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和追求的写照。


22级研究生| 万梓彤

参加这次会议,提高了我对新闻工作的理解力,从不同的方位理解了真实的新闻,明白了新闻采访需要靠近基层,基层,倾听基层观众的喜怒哀乐,还原最真实的百姓酸甜苦辣,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贴近群众,贴近真实。走进观众中去的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性,能够和观众产生共鸣,更加具有真实性,让人觉得真实。引发观众对节目的思考,也为真实的舆论导向奠定了基础。

做一个接地气的新闻记者,还要有自己的理想,坚持敬业的可贵精神,把工作当成一种精神的享受,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为新闻事业做贡献。


22级研究生| 杨紫莹

2023年11月28日,在河北经贸大学会议中心举办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校园巡讲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共有来自不同媒体,不同领域的十一位记者前辈分别讲述了用镜头用记者的话语记录的关于自己关于他人关于职业的一个又一个新闻故事,这些故事与时代洪流紧密结合,曾老与大运河,十年回家的长城砖,洪水下的涿州…一个又一个鲜活、触动人心的的故事背后是不断的坚持,是内心的热爱,是职业素养,亦是信仰。

这次活动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不同面和认真严谨的职业素养,也明确的看到了未来就业的方向,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活动,而是一场与未来的会面,让我理解所谓记者,就是拿起手中的话筒,面对镜头,直击真相和人心的社会历史记录者。


23级研究生| 李雯

好记者讲好故事,这场讲座带给的是优秀从业者一线真实故事,还有每一个故事的感动。记者们从细微之处进行讲解,带领我们进入关于当时场景的想象。

在学习新闻传播学的这几年,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次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就生动的体现着这句话。涿州洪水现场的记录者,记录着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记录者无畏的救援队和感恩之心的涿州人民。长城砖的回家路,从长城的一小块砖出发讲诉长城村落的发展变迁和社会繁荣发展。每一位记者都从亲身经历讲起,所以她们能有更多细节、有让人身临其境的能力。

有好的笔杆子才更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通过这次活动明白练习说和写的能力是必要的,优秀的人带动我们也往前进步。


23级研究生| 王娜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信息,但最缺的,是真实、全面、及时、深入的信息。尤其是疫情之下,谣言、流言泛滥,更让全社会感受到,专业权威的信息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

我们认为,无论资讯怎么爆炸、技术怎么演进、平台怎么多元,专业记者始终无可替代。在人人都能爆料的时代,调查核实的能力才是核心价值;在人人都能诉说的时代,专业权威才是核心价值;在人人都能评论的时代,理性建设才是核心价值。

没有什么比现场更能抵达真相!

没有什么比追问更能启发思考!

我们相信,字节永远无法取代记者,流量永远无法取代编辑,社交平台,永远颠覆不了对新闻的定义。记者永远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记录者!


23级研究生| 任心萌

看到激情洋溢地分享自己纪实作品的记者们,他们在台上熠熠发光,仿佛一簇簇火把,照亮了在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个个平凡不曾被我们发现的故事,以独特的视角发掘出我们平凡人不平凡的事迹、不平凡的精神。这些光亮照亮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新传学子的理想,鼓励我们以崇高的新闻理想去追寻事实、报道真相。

尤其是河北日报的记者邢云令我印象深刻,他给我们分享了他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从燕赵都市报的一个小编一点点突破自己的舒适圈、磨炼自己采写编全面的专业技能成为现在河北日报的一名优秀的记者,他以扎根基层的脚力、发现新闻“蓝海”的眼力、对时代命题主动思考的脑力,以及善用镜头说话的笔力成功报道了许多新闻。他的事迹深深鼓励着我们在座的每个新传学子,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志向,在校期间要扎实学好理论知识,增强创造创新的实践能力,磨炼自己的一技之长,要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发掘自己更大的潜力!


23级研究生| 王奕然

看到各位优秀的记者在台上进行的分享,深感这个行业崇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们奔走于社会热点的发生地,为广大人民答疑解惑,诠释践行着新闻人的伟大品格。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记者行业的艰辛与不易,抗洪救灾有他们的身影,冰天雪地中不畏严寒也要保证设备的运行,常年的奔忙也让一些家人们的等待成为了遗憾...

巡讲会上的每一位记者都有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在台上侃侃而谈,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令人动容。向他们致敬!


23级研究生| 邱若兰

这是一次不同于以往讲座的触动式体验。起初,我带着对于讲座的刻板印象来参加,但当我听完第一位主讲人的演讲时,我知道,我应该褪去那已固化的滤镜……

张谢雅记者讲述自己与救援队在涿州救灾的场景仍在我的脑海中回放。而张涵硕记者则用了十年送长城砖回家,我能体会到他十年后的今天再看当下长城村景象,内心将是怎样的骄傲与喜悦之情。

每位记者都拥有真实动人的故事,也具备令人钦佩与赞叹的个人风采。但令我动容的是,即使在经历了多年一线记者工作的磨炼后,他/她们的眼中仍然闪烁着对于新闻的理想之光。


23级研究生| 邓亚婷

今天下午有幸参与观看河北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高校行巡讲活动。参加演讲的是在河北日报、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集团等单位工作的师兄师姐,他们的状态慷慨激昂,他们的声音掷地有声,他们的故事深入人心。正如今天的主题一样,好记者讲好故事,好记者才能讲好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在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的朱韶栋师兄,以及他呈现的《守护的故事》。

从他的讲述里,我看到了一对中年夫妻的一天,也可以说是5111天,或者说是他们相互陪伴守护祖国河山的每一天。他们在雪山之上,工作在那里,生活也是。师兄说他们很孤独,但因为彼此的“守护”,日升月起、风雪雨露何尝不是独有的浪漫。从他的讲述里,我感受到了一对夫妻的人间大爱,人虽去,但他们的器官在延续别人的生命,他们守护了别人的身体,我们守护着他们的精神,这是守护,也是传承。从他的讲述里,我看到一位老人用一生守护国旗的故事,那一抹中国红,飘扬在空中,更飘扬在我的心头。他泛黄的笔记上的那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穿过岁月的缝隙,我依然感受到他下笔时的期望与力量。

观看结束,什么是好记者,如何成为一名可以讲好故事的记者这两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着。我想,好记者要有共情能力,就要到群众中去,这样写出有温度的故事,鲜活的故事。


23级研究生| 王桦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有一句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世界越是喧嚣,真知灼见的报道,才显出可贵;人心越是摇晃,从一而终的坚持,才令人感念。”社会的期待与时代的使命感,驱使着这群叫“记者”的职业人群向着世界、向着未来勇敢而坚定地迈出脚步。

“好记者讲好中国故事”高校行巡讲的第一站在河北经贸大学展开,11位来自一线的记者现场报道着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个人感悟,真正做到了为人民发声,为时代记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风雨同舟,冲锋舟上的救援》,来自长城新媒体集团的记者张谢雅讲述了在暴雨灾害下的涿州,群众如何拼尽全力去救助同胞的故事。她与逆行者们共同参与救援活动,记录与讲述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时刻,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人民之上。

作为一名新闻学的学生,我深刻意识到为人民发声不应该停留在书本,要做好时代与人民的发声者,我们应该深入群众,接地气,不畏现场艰难险阻,用新闻人的职业道德与修养记录好这个伟大的时代。


23级研究生| 温海嘉

“好记者讲好故事”高校行巡讲现场,11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通过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工作经历,分享了他们优秀新闻作品背后的故事,是我受益匪浅。他们用作品抒发了对新闻的热爱,用演讲传承了记者精神,为我们展现了每一个新闻作品背后的动人故事。这次活动,不仅为我们近距离接触这些优秀的记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和“铁肩担道义”的决心。

理想在前方召唤,新闻现场就是每一个具体的前方,只有去了现场才能抵达新闻最核心的价值。记者的荣光,就是一个个现场、一个个作品点亮的。对沧州盐碱地的治理、涿州洪水事件的救援、一块流失在外的长城砖开启的采访行......11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这一幕幕作品背后感人的故事,他们用镜头展示了真实的故事,动人的画面。

好记者成就于好时代。作为一名大一研究生,更应该学习这11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锻炼专业技能,不断增强眼力、笔力和脑力,成为更好的记录者和表达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而延续至今的家国情怀,却不曾变色,11位记者正是用一个个新闻故事延续这家国情怀,传播着中国音声。坚定那些内心的激情,保持热爱,不断追寻,方不负行囊与梦想。


23级研究生| 王瑞玲

11月28日下午,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河北经贸大学承办的“好记者讲好故事”高校行活动第一站在我校会议中心举办。来自河北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集团等新闻单位的11位记者分别上台,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采访报道的故事。

每一段故事,都打动人心,每一段讲述,都倍感力量,每一位记者,都心生敬佩。从身边事到国家大事,从田间地头到大国重器,从文化自信到对外传播,无一不展示着新时代新媒体新记者的精神面貌。

学生时代因为一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对新闻记者充满无限幻想。想象中的记者,他们在精英汇聚的国际舞台上、在炮火声声的战场上、在时代风云的前沿......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是新闻的传递者。他们,是无冕之王。后来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才发现,无冕之王的头顶上没有光环。每一个台前幕后的记者都只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他们总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以力求完美、力争饱满的状态呈现在公众面前,但更多时候,记者总是在路上,在去往现场的路上、在采访的路上、在写稿的路上、在传递真相的路上。

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所以有人发出了新闻已死的哀嚎,有人提出新闻无学的见解,有人说新闻不值一学,但褪去光环,看清现实后,仍能对新闻保有一份理想主义,仍愿意坚守在岗位上,传递事实,追寻真相,似乎就显得更加可贵了。还是一个学生小白的我还没办法对这个行业发出太多见解,但我所见到的记者前辈、她们采访到的事件对象以及我曾看过的报道,作为新闻人,我知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和我都有关。


23级研究生| 李华

听了老师们的演讲,对于新闻理想这样的字眼,现在的我认为还是慎提吧。我敬佩奔跑于一线,坚持揭露真相的同行前辈们,他们配得上这四个字。但对于绝大多数新闻专业的学子,过度推崇可能会蒙蔽双眼,可能会带来看待事物的误解和偏差,可能会令人受挫。

不过,我仍然抱有新闻理想,正如“这是一个卑鄙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制造弥天大谎,欺骗亿万受众;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个职业可以针砭时弊、揭露黑暗、鞭挞邪恶、为民请命,担起社会良心的重责。

这是一个平庸的职业,回避矛盾,不问是非,明哲保身,甘当权势的喉舌;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胸怀天下,思虑千载,批评时政,监督政府,沟通社会,使媒体成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

这是一个浅薄的职业,只要能够写出通顺的记叙文,不需要多少学识,不需要卓越的见解,听话顺从,就能如鱼得水;这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职业,记者不是专业学者,他需要从整体上研究社会、把握社会,无论有多么渊博的学识、有多么卓越的洞察力,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面前,都会感到学力不足,力不从心。

这是一个舒适而安全的职业,出入于宫阙楼台,行走于权力中枢,灯红酒绿的招待会、歌舞升平的庆典,访大官,见要人,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如果用文章与权势投桃报李,今日的书生可能是明日的高官,今日穷酸可能是明日的富豪;这是一个艰难而危险的职业,且不谈穿梭于枪林弹雨中的战地记者,就是在和平环境中,调查研究,探求真相,跋山涉水,阻力重重,除暴揭黑,千难万险。一旦触及到权势集团的痛处,不测之祸从天而降。

是卑鄙还是崇高、是平庸还是神圣、是浅薄还是高深,在于从业者本人的良知、人格和价值取向。真正的职业记者会选择崇高、神圣、深刻、凶险,鄙视和远离卑鄙、平庸、浅薄、舒适。

然而,在卑鄙与崇高、平庸与神圣之间,没有鸿沟、没有高墙,黑白之道,全凭自己把握。如果一脚踏进了黑道,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自己写的白纸黑字,是永远抹不掉的证据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条黑色定律在记者职场十分盛行。要不被这一黑律逼向卑鄙之路,就得无所畏惧,勇于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