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邀请齐晓彬作“财经记者面对面”第14期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06-13 [来源]: [浏览次数]:

为了提升新闻采写技能,进一步提高新闻素养,6月11日上午,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邀请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节目部主任齐晓彬在第一教学楼507教室作题为“如何做好新闻采访”的讲座,该讲座为“财经记者面对面”第14期,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及教师共70余人参加。

讲座现场

讲座开始,齐晓彬提出从如何发现新闻、如何采访人物、如何呈现新闻三方面来展开今天的讲座内容。之后提出了做新闻的两个秘诀:“下功夫,肯吃苦”,“好新闻是跑出来的,好记者是苦出来的”。他说做新闻很简单,但简单的前提就是要发现新闻。他指出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新闻发现力,关于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他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三个方法:首先就是观察生活,始终对生活保持好奇心,多问为什么,多到基层去,之后还用自己在2013年参与的“太行燕山百村行”活动期间走访了200多个基层单位、70多个县的经历和2014年“走两环看发展”活动中在唐山曹妃甸采访钢铁发展情况的经历来帮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采访过程以及创新采访角度。其次是学习政策法规,读懂政府工作报告,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新闻线索。最后就是善于积累资源,包括人脉资源和素材资源。

随后,齐晓彬讲到不管是对于新手还是老手新闻工作者,最难的还是采访人物。那么如何采访人物呢?首先就是找人,找人永远是问题,但是他强调只要克服畏难的情绪,不怕麻烦不轻易放弃,一定会找到被采访的人物。第二就是善于提问和聆听,面对政府部门不卑不亢,面对群众,尽量提一些封闭性的问题,对他们进行引导!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进行采访时往往被拒绝,那就需要找到被拒绝的原因,往往是这三方面的原因:第一、被采访人不了解采访的意图。第二、他们害怕自己是被监督的对象,对自己有不利影响。第三、确实忙。针对被拒绝,齐晓彬提出了解决办法:坚持不懈的采访或者曲线救国,例如联合其他媒体进行施压。

讲座最后,他讲述了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培养多阅读,多交流,多实践的好习惯。尽可能涉猎更多的领域,提高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尝试拍摄各种作品,增加自己实践经历。

“财经记者面对面”系列讲座于2022年上半年启动,每期邀请一名省级以上资深财经记者进行实战讲座,此次讲座为第14期。此系列讲座是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响应学校“新财经”定位,提升学生“财经新闻”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全媒体能力的新举措。

齐晓彬,河北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燕赵大医生》制片人主任编辑、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从业15年,先后从事记者、编辑、主持等岗位工作,具备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和丰富经验,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和技能。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河北新闻奖等。(通讯员: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陈若婷,杨泽绵 摄影:陈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