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主办的新闻与传播理论前沿论坛第8讲通过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华中科技大学徐迪教授应邀作题为“新闻传播学与思政交叉科研的破题之道”的学术讲座,学院教师和相关专业学生10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截图
讲座伊始,徐迪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发,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的政策背景与导向进行了系统分析。她指出,课题申报的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突出“四个自信”、实现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表达;三是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与创新驱动;四是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协同发展。在谈及选题策略与破题思路时,徐迪强调,研究选题应与国家战略、社会现实需求及学术研究前沿紧密结合,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探索“技术-内容-受众”的三维互动关系,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新场域与新问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表达与传播优化。
徐迪结合自身经验,进一步分享了她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过程中的体会。她指出,在申报前期应进行充分调研,并结合自身研究优势,确保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在申报书撰写方面,她建议选题背景应从国家战略、现实问题和学术缺口等多维度展开;研究内容与路径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创新点的提炼要体现在研究视角、方法与形式的多重突破上。此外,徐迪还总结了课题申报中常见的问题,如选题空泛、缺乏聚焦;语言表述空洞、逻辑性不足;以及忽视国家导向、偏离政策精神等。她强调学者在科研中要保持问题意识与政策敏感度,真正实现学术研究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启发深刻,为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在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方面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社科思政研究专项的理解,为未来的科研选题与研究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指导。
新闻与传播理论前沿论坛是为提升新闻传播学专业师生理论水平与学术视野所开设的系列讲座,是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闻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部校共建”工作及新闻学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徐迪,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副主编,入选中宣部教育部互聘“千人计划”。现任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副主任,主持1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近40篇CSSCI期刊论文。